去年以来,我镇坚持以基层党建为统领,以志愿活动为抓手,以人居环境为载体,大胆探索干群共建模式,“红马甲”志愿服务蹿红仙台,极大激发了全镇干群参与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点燃了乡村工作激情。在县委(古书记)的号召下,“红马甲”迅速席卷昆阳大地、遍布威尼斯人注册城乡。
连日来,省市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全市很多县区、乡镇前来交流学习。“红马甲”,像一股“红色旋风”,成为助力脱贫攻坚、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绮丽画卷和壮美乐章。正如古书记在接受河南卫视采访中所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的广泛参与,不单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十分重要,而且以后的乡村振兴,它都会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2017年10月,我镇南庞庄村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县人大任世奇主任协调了60万元建设经费。但资金到了手,干部发了愁。专业施工队核算后工程费用至少要120万。怎么办?经反复商量,决定搞“干群共建”,经费全部用来购买原材料,干部群众出义务工自己干。村三委干部、在家党员、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先带头干,同时将1300米开挖下水道任务按劳动力平均分到每家每户(人均2米)。
开始只有部分群众参加,多数群众要么站在一旁看,要么满腹牢骚提意见。村支部通过大喇叭喊、反复开会讲,尤其是当村民们看各级领导和党员,还有县物价局每天出动三四十名机关干部从县城赶到村上参加义务劳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建设大军中来,干群共建热火朝天的场面慢慢形成,还出现了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的感人场景。为节约开支,我们发动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村部支起大锅台,蒸大笼馍、熬揽锅菜、吃大锅饭、喝大碗茶,一派集体生活、大生产的火热场面,其乐融融。
当时县城正在搞“百城提质”,村上干部群众开着拖拉机盯在工地上,淘汰的旧彩砖抠出来一块,装车一块。坚守了近半个月,拉回旧彩砖近6000平方米,把全村铺了个遍。
最后,南庞庄村通过干群共建,硬是用60万的经费干成了120万元的工程,全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在全县人居环境观摩中干群共建的做法受到古书记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全县支部书记到南庞庄观摩学习。
农村人居环境事关群众生活质量,事关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我镇率先提出全域治理理念,其底气正来自于南庞庄探索的干群共建模式。
去年10月份,我们将南庞庄干群共建模式全面复制推广,采取“三统一、一共建”实施全域集中整治。政府拿出3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集中采购原材料分配到各村,以村支部为统领,由党员干部带头,以巾帼志愿服务队为骨干,发动群众参与义务劳动,干群共建美化家园。通过近2个月时间,全镇干群出义务工12万余人次,刷白美化墙体20多万平方米,植树1.5万多棵,各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全镇群众拍手称赞。
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四抓两带一创建。四抓:一是抓支部书记队伍,二是抓“三委”干部队伍,三是抓党员队伍,四是抓志愿骨干队伍。两带,通过“四支队伍”带贫困户、带群众,最终激发带动全体村民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一创建,就是坚持文明创建,培育文明新风,大张旗鼓评选表彰“最美仙台人”“好媳妇”“好婆婆”“脱贫之星”等,放大示范效应,发挥引领作用。
党群共建,节约了工作经费,加强了基层党建,唤回了主体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振了发展信心。实践让我们感到:开展干群共建,党建引领是根本、干部带动是基础、党员带头是关键、志愿服务是抓手、全民参与是核心、点燃激情是前提。